專利名稱:水池的增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氧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水池的增氧裝置。
通過上述背景技術中對增氧裝置設計要點的分析,我們知道,增氧機械同時具有水與空氣有大接觸面;減少單位水和單位空氣的運作動能;防止剛參與氧交換的水被二次交換甚至三次交換;保持自然風和水存在氧交換;在同等增氧效能下,實現(xiàn)低造價就能達到好的增氧效果。為達到好的增氧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池的增氧裝置,包括淋水池、瀉水槽、水泵和風扇;水面上方通過淋水池支撐裝置設置淋水池,淋水池的底面上設置多個淋水孔;瀉水槽通過瀉水槽支撐裝置設置在淋水池下方,瀉水槽的上開口高于水面,瀉水槽的底面上設置瀉水孔,瀉水孔連接瀉水管;淋水池與瀉水槽之間設置風扇,水泵出水管與淋水池相連。該增氧裝置中淋水池可通過各種方式設置在水面上方,所述風扇通常為大風量低風壓的軸流風扇。該裝置工作時,水泵將水自水池中抽提到淋水池中,進入淋水池的水通過淋水孔由重力作用下落到瀉水槽中,水流在通過淋水孔的下落過程中,風扇將空氣吹到下落的水流上。經(jīng)過淋水孔下落的水,瞬間減少了單位水的密度,吹到水流上的空氣,由于外力壓縮密度增大,單位水和空氣的密度瞬間的相向變化會使進行氧交換的水過充氧,該氧交換過程的效能高于在普通壓力及其他條件下的氧交換效能。經(jīng)過增氧的水流落入瀉水槽中,通過與瀉水槽的瀉水孔相連的瀉水管將增氧的水送入水下深處,保證被增過氧的水不會再次被重復增氧,同時由于瀉水管的長度可根據(jù)需要設計,所以水池中增氧的范圍可根據(jù)需要任意控制,增氧范圍擴大。
通常所述淋水孔呈U形排列,所述水泵出水管與U形排列的淋水孔的開口端相連,所述風扇對應的設置在U形排列的淋水孔的開口處。水泵的出水口與U形的開口端相連可使水流進入淋水池后通過U形的中間區(qū)域向前流動,之后均勻的進入淋水孔中;同時將淋水孔設置為U形,可在水流下落過程中在U形區(qū)域中形成一個無水區(qū),風扇吹出的風可自無水區(qū)的開口端進入下落的水流中,之后向周圍分布,避免由于下落的水流為整體的封閉區(qū)域阻擋吹出空氣的流動,降低增氧效果。
所述瀉水槽、瀉水孔和瀉水管為整體的管狀。為使增氧的水及時送入水底深處,將瀉水槽、瀉水孔和瀉水管設置為整體的管狀,使增氧水及時送入水底深處或遠處。
所述瀉水槽支撐裝置為浮體,瀉水槽上開口固定在浮體上;所述淋水池支撐裝置為淋水池支撐桿,淋水池支撐桿一端固定在淋水池上,另一端固定在浮體上或水池底面上。浮體可方便的將瀉水槽設置在水面上,同時當浮體的浮力較大時,可將淋水池同時設置在浮體上。本實用新型中的風扇和泵同樣可設置在浮體上。
所述瀉水槽支撐裝置為瀉水槽支撐桿,瀉水槽支撐桿一端固定在瀉水槽上,另一端固定在水池底面上;所述淋水池支撐裝置為淋水池支撐桿,淋水池支撐桿一端固定在淋水池上,另一端固定在浮體或水池底面上。
當瀉水槽支撐裝置為瀉水槽支撐桿時,在所述瀉水槽的上開口的四周設置支撐框,瀉水槽的上開口固定在支撐框上,瀉水槽支撐桿一端固定在支撐框上,另一端固定在水池底面上。為使瀉水槽的上開口方便的設置在水面上方,在瀉水槽開口的四周設置支撐框,通過瀉水槽支撐桿可方便的將支撐框設置在水面上,因此可方便的將瀉水槽的上開口設置在水面上方。
所述水泵為潛水泵。由于本實用新型中淋水池相對于水面高度要求低,一般在0.6米以下,所以對泵的揚程要求低,潛水泵通常采用揚程0.8以下、大流量的潛水泵,使本實用新型更為經(jīng)濟、節(jié)約能源。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淋水池,淋水池可根據(jù)需要底面設置為大面積,水流通過淋水孔下落時保持了水與空氣有大接觸面,并且不耗能,同時通過風扇送風,使空氣與水的接觸進一步充分,并由于風扇送風使淋水區(qū)空氣的壓力瞬時增大,在較高壓力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使水過充氧;水通過泵抽提到淋水池后經(jīng)重力作用自由下落,減少單位水和單位空氣的運作動能;進行過氧交換的水通過瀉水槽的瀉水管送入水下深處,溶解的氧由于擴散作用自下而上移動,因此實現(xiàn)自下而上增氧;將增過氧的水通過瀉水槽送至水下深處及遠處,也可防止剛參與氧交換的水被二次交換甚至三次交換;由于經(jīng)過過充氧的水在水底深處通過稀釋作用將其吸收的氧擴散給含氧量少的水,實現(xiàn)水底增氧;由于瀉水管的長度可根據(jù)需要設計,因此擴大了水池增氧范圍,較現(xiàn)有的增氧裝置只能給增氧機周圍的水源增氧來講,實現(xiàn)了相對較遠及近的增氧效果;由于水泵自水下提水,保持自然風和水存在氧交換;在同等增氧效能下,由于可采用低揚程、大流量的潛水泵,該泵自水下直接提水,實現(xiàn)最大動能水流動,節(jié)省電能,實現(xiàn)了低造價。因此本實用新型不會使經(jīng)過氧交換的水重復增氧,增氧效率高,能耗低,實現(xiàn)完全水下增氧,增氧范圍大。
圖2為另一種水池增氧裝置的立體圖。
圖3為另一種水池增氧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2
如圖2所視水池的增氧裝置,包括淋水池1、瀉水槽2、潛水泵8和軸流風扇4。瀉水槽2為整體的筒狀,瀉水槽2通過浮體6設置在水面上,瀉水槽的上開口高于水面,水池底面上設置淋水池支撐桿9將淋水池1設置在瀉水槽2的上方。淋水池1的底面上設置多個淋水孔,淋水孔在淋水池1的底面上呈U形排列。潛水泵8通過支撐臺設置在水中,潛水泵8的出水管10與U形排列淋水孔的開口端相連。風扇4設置浮體6上,處于淋水池1與瀉水槽6之間,風扇4對應于U形排列淋水孔的開口端。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由于瀉水槽設置在浮體上,淋水池設置在淋水池支撐桿上,為防止瀉水槽因浮體移動而移動,可采取各種方式將瀉水槽固定在淋水池下方,如圖2所視可直接將浮體固定在淋水池支撐桿上等。
具體實施方式
3如圖3所視水池的增氧裝置,包括淋水池1,瀉水槽2、潛水泵8和軸流風扇4。瀉水槽2為整體的筒狀,瀉水槽2的上開口的四周設置支撐框10,瀉水槽2的上開口固定在支撐框11上,瀉水槽2的支撐桿12的一端固定在支撐框11上,另一端固定在水池底面上,瀉水槽2的上開口高于水面。淋水池1的底面上設置多個淋水孔,淋水孔在淋水池1的底面上呈U形排列,潛水泵8的出水管10與U形排列淋水孔的開口端相連。風扇4設置在支撐框11上,并處于淋水池1與瀉水槽6之間,風扇4對應于U形排列淋水孔的開口端。
本實用新型中,風扇和泵可通過各種方式設置在相應位置上,如可如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方式或通過其他方式,風扇和泵的設置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的所需采取常規(guī)技術,其設置方式的改變并未超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水池增氧裝置包括淋水池、瀉水槽、水泵和風扇;水面上方通過淋水池支撐裝置設置淋水池,淋水池的底面上設置多個淋水孔;瀉水槽通過瀉水槽支撐裝置設置在淋水池下方,瀉水槽的上開口高于水面,瀉水槽的底面上設置瀉水孔,瀉水孔連接瀉水管;淋水池與瀉水槽之間設置風扇,水泵的出水管與淋水池相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淋水孔呈U形排列,所述水泵出水管與U形排列的淋水孔的開口端相連,所述風扇對應設置在U形排列淋水孔的開口處。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瀉水槽、瀉水孔和瀉水管為整體的管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瀉水槽支撐裝置為浮體,瀉水槽上開口固定在浮體上;所述淋水池支撐裝置為淋水池支撐桿,淋水池支撐桿一端固定在淋水池上,另一端固定在浮體上或水池底面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瀉水槽支撐裝置為瀉水槽支撐桿,瀉水槽支撐桿一端固定在瀉水槽上,另一端固定在水池底面上;所述淋水池支撐裝置為淋水池支撐桿,淋水池支撐桿一端固定在淋水池上,另一端固定在浮體或水池底面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池增氧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瀉水槽的上開口的四周設置支撐框,瀉水槽的上開口固定在支撐框上,瀉水槽支撐桿一端固定在支撐框上,另一端固定在水池底面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為潛水泵。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為潛水泵。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為潛水泵。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池的增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為潛水泵。
專利摘要一種水池的增氧裝置,包括淋水池、瀉水槽、水泵和風扇;水面上方通過淋水池支撐裝置設置淋水池,淋水池的底面上設置多個淋水孔;瀉水槽通過瀉水槽支撐裝置設置在淋水池的下方,瀉水槽上開口高于水面,瀉水槽的底面上設置瀉水孔,瀉水孔連接瀉水管;淋水池與瀉水槽之間設置風扇,水泵的出水管與淋水池相連。該裝置工作時,水泵將水抽提至淋水池中,水流自淋水孔下落,通過風扇送風進行氧交換,瀉水槽將通過氧交換的水送入水底深處。本實用新型不會使經(jīng)過氧交換的水重復增氧,增氧效率高,能耗低,實現(xiàn)大范圍完全水下增氧。
文檔編號A01K61/00GK2540762SQ0221300
公開日2003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程建海 申請人:程建海, 匡少平, 柴爾佩